弱視的發病原因
弱視是指眼球本身沒有器質性病變,矯正視力低于0.9者,稱為弱視。弱視可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矯正視力為0.6~0.8;中度:矯正視力為0.2~0.5;重度:矯正視力為0.1以下。
弱視形成的原因
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弱視,比如說各種類型斜視性弱視可以引發弱視,另外高度遠視、高度近視等,由于視覺環境不良,也會造成孩子弱視。還有孩子早期罹患的先天性白內障、角膜白斑、眼玻璃體渾濁等,甚至包括先天性眼瞼下垂,在兒童眼發育期都可以造成弱視。其具體原因歸結如下:
1.斜視性弱視:為了克服斜視引起的視覺紊亂及復視,視中樞主動抑制斜視眼的視覺,久而久之形成弱視,一般斜視發病越早,產生抑制越快。據統計,約有50%斜視兒童有弱視現象。
2.先天性弱視:此癥可能與新生兒黃斑部出血從而影響視細胞功能的正常發育有關;或眼球震顫,不能注視而出現視力障礙。
3.屈光不正性弱視:此癥常見于雙眼屈光不正而又未配戴矯正眼鏡的患者,由于黃斑中心凹視細胞長期得不到充分刺激而引起弱視。
4.屈光參差性弱視:由于兩眼屈光度數相差3D以上,雙眼黃斑上的物像大小相差約5%,使大腦融合發生困難,導致大腦皮質對屈光度較高的眼(或過小的物像)長期抑制,日久就發生弱視。
5.形覺剝奪性弱視:它指嬰幼兒因瞼裂縫合術,重度上瞼下垂,或長期遮蔽一眼阻止光線入眼,影響黃斑發育而引起的弱視。
專家提醒:嚴格區別弱視與近視
不少家長將兒童弱視與近視相混淆,貽誤孩子一生。其實,弱視與近視根本不是一種病。近視眼是由于眼調節肌肉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等原因造成眼軸變長引起的看遠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鏡后矯正視力多可恢復正常,而弱視是一種視功能發育遲緩、紊亂,常伴有斜視、高度屈光不正,戴鏡視力也無法矯正到正常的眼病,兩種病有本質的不同。
弱視對兒童視功能的危害比近視大得多。因為近視僅僅是視遠時視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視功能損害,視力矯正不受年齡限制;而弱視患兒不僅視力低下,不能矯正,可能無雙眼單視功能,無立體視,今后不能勝任駕駛、測繪及精細性工作,不僅影響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響到我國的人口素質。
昆明普瑞眼科醫院專家指出:防止弱視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學齡前兒童應盡早安排幾次視力檢查,和快速專門的眼科檢查,弱視治療的較佳年齡是3歲~7歲(學齡前),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治療,則會造成終身視力殘障甚至有效失明。